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真纳传
编剧:
上映:
1998
片长:
110分钟
更新:
2022-05-30 23:37:09
状态:
已完结
豆瓣:0.0分
简介:

ThemovietellsthestoryoftheleaderofPAKISTAN,thegreatQUAIDEAZAMMOHAMMADALIJINNAH,andthecreationofPAKISTAN.  Acinematicmasterpiece,itbroughttearstomyeyesandeffectedmedeeply.  ThismoviesetstherecordstraightaboutTHEGREATJINNAH,afterthebiasedpotrayalofhiminthemovie"gandhi".

选集播放

选择播放源
蓝光1
HD

剧情简介

《真纳传》电影由贾米勒·德拉维执导,AkbarAhmed编剧,ChristopherLee,Jam主演的剧情,传记,战争,电影。 该片讲述了:ThemovietellsthestoryoftheleaderofPAKISTAN,thegreatQUAIDEAZAMMOHAMMADALIJINNAH,andthecreationofPAKISTAN.  Acinematicmasterpiece,itbroughttearstomyeyesandeffectedmedeeply.  ThismoviesetstherecordstraightaboutTHEGREATJINNAH,afterthebiasedpotrayalofhiminthemovie"gandhi".

该片于1998上映,制片国家/地区为英国。该片时长共110分钟,语言对白英语,最新状态已完结。该片评分0.0分,评分人数33人。

真纳传

长影评

《真纳传》- 从《甘地传》到《真纳传》再到《总督之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前阵子为了了解巴基斯坦国父,看了这部传记片,意外发现主演竟是Christopher Lee,而电影本身则是更大的惊喜。带着电影的余味,我去重温了《甘地传》,结果收获了优酷推送来的Viceroy's House,中译名“总督之屋”,但其实“副王府”更准确,片名就能看出来,这是蒙巴顿视角的印巴分治题材电影。rr 把这三部电影对比来看很有意思。论荣誉和名气,《甘地传》自然一骑绝尘,它走学院派路线,厚重、经典、四平八稳,像一部文学名著。毕竟以这样一个伟大的灵魂为主题,平实质朴的叙事也足以拍出史诗感。另一方面,电影也和甘地其人一样,对我这样的普通观众来说偏深邃了。r 相较而言,《真纳传》却像一首澎湃恣意的幻想曲,结构更为精巧、风格更有灵气甚至一股邪气。它一反传统传记电影惯常使用的线性叙事,而是设立一个虚幻的背景,将真纳放在假设的审判进行批判性分析,随后在这一过程中让真纳和负责此案的Narrator(这个角色的身份应该类似于西方的天使或者中国神话里的地府判官,但在伊斯兰教或者印度神话体系里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演员表里也只注明了the narrator)在不同时空来回穿梭,甚至让灵魂与年轻时的自己直接对话,为后者指点迷津。正是通过搭建这样奇妙的结构,影片展示了真纳一生几个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或者说是导演和编剧(剧本出自著名伊斯兰学者 Akbar Salahuddin Ahmed之手)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重要事件: 1、他作为丈夫、兄长与父亲的一面——这方面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接受过英国高等教育的穆人,真纳过着精致、世俗的生活,这也影响了他日后的政治路线和建国理念,电影里另一个片段也能体现他的价值观:一个激进的穆斯林刺杀未遂后愤恨地表明动机是“真纳为女人争取权利”,一向冷静的真纳闻言声色俱厉:“蠢货,我是在为你的母亲、你的姐妹、女儿争取权利。给我成熟起来,穆斯林国家不需要你这样的人”(大意)。总体而言,他很符合李光耀所期待的那种温和理智的穆斯林; 2、他对“非暴力”理念的思考与批判,与甘地及国大党的分道扬镳; 3、他如何同蒙巴顿周旋; 4、他在争取国家独立过程中从印-穆联合到分离这一思想转变过程; 5、他抛弃原本的精英律师身份,离开伦敦,回国投身建国大业,最终几乎凭一己之力建立了巴基斯坦。 随后的宗教冲突与仇杀、百万民众大迁徙和克什米尔危机,电影都有涉及。 有意思的是,故事以“审判真纳”开头,以 “审判蒙巴顿”结束,也就是说,电影最后抛出这么个问题,分治导致的生灵涂炭和克什米尔纷争究竟是谁的锅?r 虚构出来的审判蒙巴顿这幕挺精彩,真纳指控他“从一开始就与巴基斯坦为敌”,蒙巴顿反唇相讥真纳输不起:当初你自己签字认可由克什米尔王公自主选择加入哪方。真纳又指责代理巴基斯坦武装部队总司令的道格拉斯•格雷西将军(英国人)领命不从,纵容印军侵入克什米尔,是“兵变mutiny”。格雷西原本面有愧色,听到这句话后的回应绝了:mutiny 对于巴基斯坦这样的国家来说可真是个rather large word”,大概是讥讽巴基斯坦频繁的军人干政和军政府当权吧r。 蒙巴顿:“真纳先生,我以前就告诉过你,英国军队不会插手你那档子事,英国人必须光荣地撤走”r。真纳冷冷地:“在强取豪夺、剥削和殖民偷窃了200年后,这是盗贼的光荣。”rr 毫无疑问,以审判”(或曰“审评”)的名义,实质是对这位历史上饱受非议的政治领袖做辩护和美化。电影真的是在“洗白”真纳吗?或许吧,但剧情类传记片在立足于史实基础上“捧”主角无可厚非,况且对待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不应该按照历史学所追求的那种真实尺度加以衡量。从《甘地传》里的尖刻阴鸷到《自由与荣耀》里的强硬自大、冥顽不化再到《副王府》里那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真纳的形象总是负面的。《真纳传》至少给世人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填补了一些空白,这岂不是这部电影最弥足珍贵的一点最大的意义么。r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负面评价正是影片开头Narrator对真纳的定义:ambitious,arrogant,humourlesss,stubborn,a man without charm,a bully。后者要做的就是推翻这些指控,而观众可以看到,他的确成功令Narrator改观了。r

除了真纳和他妹妹,电影在蒙巴顿夫妇和尼赫鲁这三个角色上也花了不少功夫,对甘地倒是轻描淡写——颇为明智的处理。某种程度上蒙巴顿被弱化了。埃德温娜与尼赫鲁的禁忌之恋倒是被演绎得生动露骨、肆无忌惮,令我大跌眼镜。尤为精彩的是最后还借两人的对话对三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和解释。尼赫鲁认为,Dickie有意让他与埃德温娜走得近是因为珍惜自己与他的友情(“he understands that friendship is rare”” “he wants to be the three of us”,埃德温娜则凭借女人的直觉看得更透,无论是对丈夫还是对自己与未来印度总理的关系:“he has the deepest admiration for you” “你有他缺乏的东西…是的,他手握重权,可你有千千万人民的爱戴”(话虽如此,后来在各地暴动失控的时候,‘千千万人民的爱戴并没有卵用,还得靠蒙巴顿的兵权才稳定下局势’)“我们之间关系只是spiritual”r 真是典型的成年人的感情,权贵的玩法啊。r 另一方面,如此安排未必是导演恶趣味,可以借此说明蒙巴顿厚此薄彼,进而显示真纳的阻力和困难有多大。另一方面,阿尤布•汗(真纳的同志、追随者和继任)兴冲冲告诉真纳,拿到了尼赫鲁与埃德温娜那些见不得光(“shameful”)的私人信件,真纳却拒绝使用“:more shameful us to read them”。阿尤布•汗苦口婆心:“不是读,我们可以利用这些信”。真纳冷峻地说:“我们何至于这么卑鄙,这样做可耻的是我们,不是他们。把这些信处理了”r。 连Narrator都觉得真纳脑子进水了:“你本来可以用这些信扭转乾坤,改变历史”r 真纳反驳:“历史是由数百万人民的意志和愿景决定的,不是靠什么信件和勒索”r 这是真事。 某种程度上,真纳和甘地一样都是个理想主义者 rr————————————

相较于前两部影片,Viceroy's House大为逊色,只能说像少女漫画了。虽然从场面、细节和演员阵容方面能看出导演的诚意,毕竟是印度独立70周年献礼片,但情节还是略显单薄。 电影有两条主线,一是同在副王府工作的印度教小伙子与穆斯林女孩的爱情,二是透过蒙巴顿作为末代副王处理政权交接和印巴分治这一档子复杂事务。电影关注了这段动荡历史时期一众小人物的的悲欢离合与百姓疾苦,这是值得称道之处。昨天还是邻居、同事,今天就要反目成仇;爱人、朋友要被迫选择不同的国家;故乡家园一夜之间血流成河,化为焦土。一幕幕悲情戏之中,那个失去女儿的印度教老妇人救助素不相识的受伤的穆斯林女孩为这片血色中增添了一抹温情,老妇人据理力争、掷地有声:“她就像是我女儿一样”“请体谅我们好吗?我们都一样受苦”,也正因为她的善举成全了男女主角happy ending。r 尽管如此,这些不失为亮点的零散片段外加两条主线都没有撑起本可以拍得宏大深沉的主题。感情线有点生硬;蒙巴顿居然被设计成鞠躬尽瘁、一心为印度人民谋幸福,没想到却是自己国家的一颗棋子。幕后boss是丘吉尔——这也太…俗套了r。电影里得知真相后,蒙巴顿勃然大怒,向他名义上的下属伊斯梅爵士指控“你们”(总不能直接说他的英王表兄吧)是印度惨案的罪魁祸首,伊斯梅面不改色,冷冷地抛出一句:“方案是你签署的,历史留名的将永远是蒙巴顿方案”——不愧是某人的心腹。 埃德温娜·蒙巴顿作为副王夫人确实深入难民营,做了力所能及的善事,但电影里的她被塑造得圣母下凡一样,也是违和。总而言之还是那个问题:简单化、 脸谱化让人物形象显得单薄。

————————————

演员方面,本·金斯利出神入化的演绎甘地不用多说了,奥斯卡影帝实至名归,谦和温润的尼赫鲁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除此之外其他角色都不过尔尔了。《真纳传》里的群像更具特色,老爷子的演技也是一流的,比如真纳反对女儿嫁给非穆斯林那场戏,他硬着心肠威胁要断绝父女关系,那抽动的微表情真精彩,把佯装镇定,内心翻江倒海,矛盾痛苦展示地活灵活现。看完电影后非常理解老爷子日后 表示这是他最珍爱的角色。此外,饰演青年真纳的Richard Lintern 也很出色,再有颜值加持,把一个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演得活灵活现,赏心悦目。Viceroy's House:唐顿庄园里的老爷演蒙巴顿,演技还成,就是形象和本尊差别太大,看着很出戏。 这版埃德温娜·蒙巴顿比《真纳传》的版本貌美,但仪态俨然有吉莲·安德森日后演的撒切尔夫人的影子,当初看《王冠》第四季,还以为那种歪头耸肩的肢体语言是演员刻意模仿真正的撒切尔,如今看来似乎不是。尼赫鲁被演得有点油腻浮夸,甘地戏份比《真纳传》里的还少,可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当印度人民欢庆独立建国时,独自在家的甘地只有一个落寞的背影,就这个背影透露了他内心的痛苦。

真纳传

短影评

留言
回到顶部